剛剛!全線大漲,發(fā)生了什么?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周樂2025-04-14 09:18

關稅的邊際變化攪動金融市場。

周一亞洲交易時段,日本、韓國股市高開高走,日經225指數一度漲超2%,韓國綜合指數漲超1%。美股三大股指期貨亦集體高開,納指期貨一度大漲1.5%。分析人士稱,美國宣布部分商品免征“對等關稅”讓市場松了一口氣。

與此同時,遭遇猛烈拋售的美債市場也迎來了一則好消息。日本方面最新表態(tài)稱,在定于4月17日舉行的日美兩國政府會談中,日方不考慮將其持有的美國國債作為對抗美國關稅的談判工具。

隨著關稅沖擊波緩和,多家券商機構對中國資產的后市展望偏樂觀。另據Wind數據,4月7日至4月11日全市場900余只股票ETF凈流入額接近1700億元,創(chuàng)下年內單周最高紀錄。

全線反攻

受美國宣布部分商品免征“對等關稅”的影響,市場恐慌情緒消散,周一亞洲交易時段,日本、韓國股市高開高走,日經225指數一度漲超2%,韓國綜合指數漲超1%。

周一亞市盤初,美股三大股指期貨亦集體高開,納指期貨一度漲1.5%,標普500指數期貨一度漲超1%?,F貨黃金價格走低,現跌0.39%,報3224.62美元/盎司。

消息面上,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當地時間11日晚宣布,聯邦政府已同意對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免除所謂“對等關稅”。

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發(fā)布的文件顯示,這些產品被排除在政府對貿易伙伴實施的所謂“對等關稅”之外。文件顯示,豁免的產品適用于4月5日以后進入美國的電子產品,已經支付的“對等關稅”可以尋求退款。

分析人士稱,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出現緩和讓市場松了一口氣。在特朗普政府豁免了熱門消費電子產品和關鍵零部件之后,美國科技行業(yè)暫時脫離了崩潰的邊緣。

另外,日本方面的最新表態(tài)也讓美債市場的緊張情緒有所緩解。4月13日,日本執(zhí)政黨自民黨政策調查會會長小野寺五典表示,在定于4月17日舉行的日美兩國政府會談中,日方不考慮將其持有的美國國債作為對抗美國關稅的談判工具?!白鳛槊擞?,我們不會故意動用所持美國公債,造成市場混亂肯定不是一個好主意。”

此前,有在野黨議員曾提出建議稱,日本政府應當將其持有的巨額美國公債作為日美雙邊貿易談判中的談判工具。而對于這一想法,在當天日本廣播協會(NHK)播放的節(jié)目中,小野寺五典明確拒絕。他堅稱,日本不應故意拋售其持有的美國國債,來報復特朗普加征的關稅。

上周美國國債市場出現回調,導致長期國債收益率出現自2020年疫情爆發(fā)以來的最大漲幅,加劇了這種本應在金融動蕩時期發(fā)揮避險作用的資產的損失。一些投資者猜測,鑒于美國貿易政策的影響,全球外匯儲備管理者可能正在重新評估其對美國國債的持倉。

有日本金融分析人士認為,日本機構拋售美債的可能性非常大。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截至2025年1月,日本持有1.079萬億美元美國國債。

中國資產將如何演繹?

隨著關稅沖擊波緩和,投資者正期待A股、港股開盤,針對中國資產的后市表現,多家券商機構的展望偏樂觀。

招商證券表示,關稅沖擊后A股重回上行周期。面對當前外部沖擊加大的環(huán)境下,料后續(xù)或有更多的增量政策出臺,其中消費政策有望進一步加力,地產方面或進一步加大因城施策力度、加力實施城中村改造等;民生政策方面,或包括實施全國性生育補貼、進一步穩(wěn)就業(yè)等。4月12日美國對電子產品進口關稅大幅豁免,市場有望峰回路轉。

中信證券指出,預計4月國內的政策應對以預防和試點為主,而年中將迎來政策規(guī)模的擴容,在中央匯金等主體穩(wěn)定市場的堅定決心下,A股短期的“籌碼底”已經見到,4—5月可能以科技主題型行情的交易型機會為主,而基本面預期或在三季度穩(wěn)定下來,屆時消費、先進制造和周期當中的核心資產將明顯占優(yōu),出現2021年以來最重要的一次風格切換。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A股資金負循環(huán)問題已基本排除,后續(xù)磨底進程同樣向下有底。戰(zhàn)略上要保持樂觀,低位區(qū)域要敢于定價長期積極因素。磨底階段,反擊資產(重點轉向自主可控)、對沖資產、防御資產仍占優(yōu)。中期A股重拾上行趨勢,大概率要以科技產業(yè)趨勢重新凝聚共識為條件。

民生證券在研報中表示,隨著《特定產品對等關稅豁免指南》落地,果鏈將有望迎來EPS修復。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A股市場資金再度跑步進場。據Wind數據,4月7日至4月11日,股票型ETF獲得了約1700億元的凈流入,基金份額增加約320億份,其中份額增加最大的行業(yè)為消費,以消費ETF(159928)為例,該基金在過去一周獲得了超10億元資金的凈流入,規(guī)模突破160億元。

排版:羅曉霞

校對:呂久彪??????????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tài),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fā)言
發(fā)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